您的位置:

首页

>

德育天地 » 读书知礼 »

育人贵在观念新 育人贵在观念新

时间 :2012-10-11 10:25:28     作者 :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三小学     浏览 :

      当今世界,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知识经济初见端倪,国际竞争日趋激烈,着力促进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挑战的主要对策。新形势、新情况,带来了新任务、新问题,呼唤着新思路、新对策,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,教育改革的出路在于教育创新。只有切实更新教育观念,才能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,让教育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。为此,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、更新教育观念,树立正确的人才观、教育观、学生观、教师观和质量观。

       [人才观]  教师要培育人才,家长要“望子成龙”,社会有关部门单位要量才录用。那么,什么是人才?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。

     树立“行行出状元”的人才观。在迎接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挑战的时候,不可忘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我国既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,也仍然需要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种专门人才,又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,这两者都是人才。总之,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。

       树立生生能成才的人才观。尽管每个学生存在着差异,有着不同的个性,但是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,只要有报效祖国、服务人民的志向,认真学习、刻苦钻研,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就一定能够成长为有用之才。须知,现代青少年实在是“生逢盛世”,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,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建功立业,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充分的条件。

     树立终身学习的人才观。随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化,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,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发育,初、高中毕业生面临的“一试定终生”的局面正在打破,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和学习机会。何况学校接受的教育还只是基本的教育,而不是所受教育的全部。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。

    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,学习的条件不断改善,学习的机会和场所随处可见,学习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获得真才实学的途径大为拓宽。伴随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,未来教育与就业的界限将日益淡化,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之间的交替活动,将成为每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模式。更加灵活方便自主的终身教育,将把成才的道路铺到每个人的脚下。

      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,重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,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,具有发现、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,具有收集、交流、处理、使用信息的意识与技巧,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、融入社会、服务社会,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。“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使学生能自学自励,出了学校,担任了工作,一直能自学自励,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。”

     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,社会比学校的变化速度不知要快多少倍。今天知道的东西,也许明天就会过时。因此,现有的考试成绩无法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状况,掌握新概念、做出新选择、研究新情况、具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,才会使学生受益终身。

     树立创新立异的人才观。创造原本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。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逐渐凸显的今天,创新正在成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。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创新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,没有哪一个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如此迫切的需要。

      创新在于不断超越自我,超越某个群体,乃至超越人类的现有认识水平。创新有层次之分,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打好基础,做好准备。叶圣陶先生早就这样说:“儿童遇到事物,发生了求知原动机,于是亲自去观察、去试验,结果,他们对于这事物得到了一宗新知识,他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一个新趋向。这种活动创造的能力,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用得着,这才是做人的根本方法。”

     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,善于思考。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,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,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,肯定学生的“标新立异”、“异想天开”,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、求知欲和想象力,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,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,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。

      教育应当使学生懂得,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,来自于挑战现状,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。“学”,贵在于“问”,“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”。教师要引导学生敏锐地提出问题,系统地分析问题,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。值得注意的是,创新能力的培养,需要脚踏实地地探索与实验,不能简单地用创造技法的教育取代创新精神的养成。

      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:创新是人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,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。基础教育阶段,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,也可能渐渐熄灭。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,成为发展的动力,也有可能阻碍,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。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,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。那种单向说教的灌输教育,将使学生缺少实践体验的过程;整齐划一的均衡教育,将会剥夺学生的思维、选择和尝试的权利,甚至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。营造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,是鼓励师生勇于创新的关键。

      [教育观]在实行改革开放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,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,应当坚持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,以育人为本。

     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,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。坚决克服“重智轻德”、“重分轻能”、“重眼前轻发展”的错误倾向,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,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     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、“创新精神”与“实践能力”,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,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,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。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,是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、人格健全、基础扎实、特长明显、勇于创新、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。

      学校的一切工作,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,为人的发展服务。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一切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”,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,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,应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。值得经常反思的问题是,我们学校的活动,我们教师的行为,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、信任学生、保护学生,是否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,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。

    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,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;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,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、活泼、主动的发展;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、评比时的数据,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、共创的人生体验。

      [学生观] 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最基本、最重要的人际关系。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,甚至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。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,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,它不仅影响着教育效果,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。

      学习主体的学生观。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,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“容器”,不是接受教训、听话的“驯服工具”,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,是学习的主体。教师的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只是外因,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——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:“先生的责任不在教,而在教学,而在教学生学”。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,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,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。

     弘扬个性的学生观。“学生”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、存在差异、各有个性的学生个体组成的。教师既要了解研究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,更要了解研究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。不是一味地按考试分数高低来看学生,更不是以分数排队,张榜公布,(考分是学生的隐私,教师公开学生的分数,就是对未成年隐私权的侵犯。)而是善于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、优点和缺点,以便因材施教,扬长补短。

     没有不可教的学生,只有不善教的教师。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和发展潜质,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,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,需要制定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,以适合不同天资禀赋的学生。是泥土,可以烧成砖瓦;是铁矿,可以百炼成钢;是金子,就应当放出光彩。哈佛大学三百五十年校庆时,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是什么,校长回答,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六位总统,三十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,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。

     “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”,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。社会进步为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提供机会与空间,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基础与条件。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,应当是适合儿童的教育,而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儿童。

     传统教育中“注入式”、“填鸭式”教学的弊端,剥夺了学生思维、选择和尝试的权利,只能扼杀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发挥。在某些教师眼中,只有规规矩矩的学生才是好学生;那些爱问好动的孩子有时甚至会受到斥责。结果,本应生动活泼的教育变得死气沉沉,原来充满想像和创造热望的儿童变得墨守成规、孤陋寡闻。

     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中“我讲你听”的教学模式。那种认为教师只能考虑教材、教案要求,讲授越充分、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,非改不可;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,越安静、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,不变不行。

     “个性”是此生有别于彼生,张三有别于李四的性格特征。有了鲜明的个性,并在实践中得到砺炼和弘扬,就不难有所作为。如毛泽东的“斗争”哲学,周恩来的“柔”性,邓小平的“韧”性,不仅成就了革命大业,而且展示出个性的力量,构成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个性特质。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塑造个性,张扬个性,展示个性的教育,培养出的是既有个性又有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子。

     个性与创造性密切相关,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,难以培养创造型人才。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,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。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,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,帮助学生发现自己、肯定自己。要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,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,让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,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。

     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,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,而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内容。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,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,就是要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,形成每个学生的独创性。在教育的目的、内容和方法上,要把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、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。教师应当学会:面对有差异的学生,实施有差异的教育,实现有差异的发展。

      主动发展的学生观。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,可塑性很大,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能。教师应当善于辩证地、发展地看待每个学生,既要严格要求,更要关心爱护,正确对待学生身心发展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一时的缺点错误,给予正面的教育、矫正,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。

      成长无法替代,发展必须主动。培养健全人格,保护学生个性的前提,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。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,内化的不可替代性,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。

    “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,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”,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,让它燃烧。“学生应该是能发光的灯,而不是存储燃料的瓶”。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,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。教学仅仅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复习和作业时间是不够的,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过程。

    “带着知识走向学生”,不过是“授人以鱼”;“带着学生走向知识”,才是“授人以渔”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、学生发展的领路人,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、发展的主体。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,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。主动参与,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,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,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,在参与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。

      研究与实践表明,责任心和自主选择有着密切联系,“要我做”与“我要做”的主动程度,表现在学生身上大不一样。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,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在多样性教育中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条件,扩大选择的范围,发展选择的能力。给孩子一些权利,让他自己去选择;给孩子一些机会,让他自己去体验;给孩子一点困难,让他自己去解决;给孩子一个问题,让他自己找答案;给孩子一种条件,让他自己去锻炼;给孩子一片空间,让他自己向前走。

      教师只有正确的学生观,才能做到热爱学生,尊重学生,建立起民主平等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。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。

     [教师观] 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,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保障,也是教师成就自我的事业。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,教学活动的指导者,教学方法的探索者,教育活动的创造者。应当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,但不能压抑教师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。只有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,创造人生辉煌,才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走向成功。

     学校无小事,事事是育人;教师无小节,节节皆楷模。真正的教师要有主动学习的积极心态,善于研究的良好素质,不断创新的自我追求,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,为人师表的美好品德,想做教育家的奋斗目标。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追求,达到研究型、专家型教师的理想境界。

     教学相长,在从教中逐渐成熟。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,还要有直面新情况、分析新问题、解决新矛盾的本领。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,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,还要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,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,这是新时代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。

    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,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,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,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势和创新的精神境界。推进素质教育,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,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,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,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,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,形成新的教育观念,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,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,这是国内外教育改革趋向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。

     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,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模式,不论是教学内容,还是教学形式,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、探索、变革和创新的权利。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。转变教育观念需要经历内化的过程,应当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追求,在经历了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失败和失误之后,一堂有灵感、有创意的课自然会展示出来。

      教育工作者应该记取:教育是事业,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;教育是科学,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;教育是艺术,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。对教师来说,修养是教育的载体,境界是教育的起点,人格是教育的风帆。

      [质量观]  在加快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同时,要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、教师、学生的评价机制。评价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,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评价客体的存在价值。政府、社会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,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,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,都首先取决于评价主体的价值观。而左右这种价值观的主要因素,就是上述所说的人才观、教育观、教师观、学生观、学习观等等。

     多年来,人们在构建对学校、教师、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上进行了积极探索,取得了有益经验。在评价内容上,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结合;在评价空间上,要课内与课外、校内与校外的评价结合;在评价时间上,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,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;在评价方法上,不一味追求量化,要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;在评价主体上,要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结合,由教育行政部门、学校、教师逐级单一主体扩大到学生、家长、社会等多方参与;实施个性化评价,要统一目标评价与发展特长(特色)评价结合,这些评价方法与单一的分数评价相比,是较客观、科学的,有利于激励和鞭策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。

    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不怕做不到,就怕想不到。废除旧的教育弊端,树立新的教育观念,是时代的呼唤,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首要条件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探索教育教改的新路子,发扬“红烛”精神,在新观念的引导下,谱写出更加壮丽的教育诗篇。杏坛耕耘多艰辛,教学相长益身心。肝胆温润芳草地,育人贵在观念新。